我是在脑袋里放着四个字,骑着自行车上班的。这四个字就是“杠杆”和“复利”。看网上的帖子,大凡在鼓吹财务自由和投资的,大多会提到两个概念,是的,就是这两个。我迷惑了一路上,始终没有明白这两个词的具体含义。
“杠杆”无非就是以小博大,用一块钱做一百块钱的生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按揭贷款买房。不管是买房还是别的,只要是贷了款,就意味着加杠杆。用三分之一的首付,加上三分之二从银行借来的钱来投资做生意。从原理上看,买房如同做生意,无非就是产生盈余。可“杠杆”这玩意,除了挪用外部资源来达成盈利目的(既然是生意,当然也有亏损的一面)这种模式以外,还有哪些模式?还有哪些神操作可以称之为“杠杆”的?
“复利”则是将产生的利润也作为基数再产生利润的方式,它实际是一套指数增长的方式。银行的存款利息不能称之为“复利”,因为它只是本金作为原始基数不变的方式。生活中,或是生意场中还有哪些可以称之为”复利“的呢?恐怕单纯的”复利“思维也不见得令人致富的。倘若你的”复利“的指数增长比率低于通货膨胀的比率,可以想象一下,将这两个指标画成曲线,这两个曲线均随着时间的拉长而上扬,显而易见,你的复利指数曲线在通货膨胀的曲线下面延续上升,并且两者差距越来越大。由此可见,“复利”虽提供了增长,而且加快了增长,然而最终仍难以跑赢通胀的指数曲线。
跑不赢就跑不赢吧。可令人迷惑的是,为何这两个单纯的概念,在生活中竟如此难以找到样本?大约倘若非常容易找到,身边的人早已成为亿万富翁,从丈八一路到丈八九十一路,甩你九十一条街都不止。
“财富”有太多令人迷惑的地方,就像人类尚未破解然而却只有上天知道答案的密码一样令人难以捉摸。我不解。
【广告时间:阿里云小站官方上云,近期优惠就用阿里云ECS云服务器。】©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Kyrin韩的博客。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